2015年东阳市飞禽走兽老虎机

发布日期: 2015-03-17 10:16 来源: 东阳市人民政府 字号: [ ] 浏览次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飞禽走兽老虎机,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在中共东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强市名城”建设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3亿元,增长9.1%;完成财政总收入70.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5亿元,分别增长17.8%和17.5%;固定资产投资219.4亿元,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8亿元,增长14.4%;外贸进出口总额26.7亿美元,增长1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0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66元,分别增长9.1%和10.9%。
  
  (一)抓改革,发展活力有效增强
  
  政府职能切实转变。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全面清理政府职权,减少行政权力2239项。在金华率先推出一表制审批、多证联办机制,172项便民类审批事项实现立等可取,52项投资兴业类审批事项三天内即可完成。完成影视文化管理体制和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成立市场监管局,8890便民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步伐加快。深化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规范邀请招投标行为,推进中介机构市场化改革。稳妥推进以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为内容的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工作。完成林地林权股份制改革试点,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被列为全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首批扩面地区和土地管理相关审批权限先行委托下放县(市、区)。
  
  (二)促转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9.1%。深化“进千企送服务促转型”活动,落实市长现场办公制度,统筹解决各类问题240余项。经济开发区和镇乡工业功能区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画水镇上坞老工业区和北江农垦场实施改造提升。企业总部中心G地块办公楼结顶,入驻签约企业126家。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进浙商回归资金2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22万美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省“411”、省重点、金华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78.2%、182%、160.1%,重大产业项目入库数居全省县(市)级首位;实施工业重点新建、续建项目40项,重点技改项目50项,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计划1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1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完成科技孵化中心改造提升。“两化”融合专项扶持资金提高至3000万元,102个“两化”融合项目和“机器换人”设备投资达38.3亿元,被列为全省首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试点区域。新增“小上规”企业91家、亿元企业14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省知名商号3个,浙江名牌产品8只,列入省工业新产品计划50只。实施青年企业家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四破”整治行动和低效用地清理,整治企业337家,依法取缔200余家。扎实推进省金融创新示范市试点工作,花园生物、长城影视、印纪传媒、唐德影视成功上市,完成企业股改9家,信用联社改制为农商银行,新增股份制银行2家,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建成开业;全年新增贷款86.4亿元,贷款余额643.3亿元,增长15.5%。政府应急转贷资金和“同筑梦想、共享阳光”担保基金分别扩容至2亿元和5000万元。
  
  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102.5亿元,增长14.0%,连续6年蝉联全国县(市)级第一。新增一级资质企业5家。新创“鲁班奖”2只、国优银奖2项、省级优质工程56项。
  
  商贸服务业集聚繁荣。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城乡消费持续增长,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546.9亿元,增长22.3%;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93.8亿元,增长13.9%;全市53个商贸服务业重点项目全面推进,12个项目完成建设。被列入省首批流通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白云商贸园区市场要素不断集聚,中国木雕博物馆、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木雕博览城市场B1区主体结顶;浙中奥特莱斯、银泰城、檀香商贸总部中心、国际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古典工艺城、汽配城二手车市场开业。组建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六大电子商务集聚区基本形成,红木家具市场“东作云”网上平台投入运行。启动农贸市场新三年行动,创建省放心市场3家、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1家,新西门菜场建成开业,中心粮库二期建成使用,农贸城、东粮广场开工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国际商贸发展大会、第六届休闲购物节。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功举办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横店影视节,被授予“世界木雕之都”称号。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成立电影电视剧审查中心、影视版权保护中心和东阳市文投公司。实验区新增入区企业48家,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上缴税收13.3亿元,分别增长44.8%和23.5%。横店万花园春园完成主体工程,夏园、秋园建设顺利推进;“梦上海”项目一期完成土建工程。东白山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年接待游客1560.6万人次,旅游收入113.2亿元,分别增长15.1%和18.2%。
  
  农业产业化加快提升。农业“两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个、现代农业园区2个,实现粮食总产量18.2万吨,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建成现代林业香榧精品园3个,全国首个“国家级香榧生物产业基地”落户东阳。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土地规模流转面积2万余亩、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206家。被农业部命名为2014年度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示范窗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完成农田渠道改造61公里、水库除险加固2座、山塘整治20座。
  
  (三)强统筹,城乡面貌切实改善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市域总体规划修编评估,地下空间利用、城区停车系统等专项规划完成初步方案。红椿巷区域重建有序推进,黉门广场及地下停车库投入使用,南门广场完成主体工程。歌山画水、亲子公园建成开放,艺海公园完成修缮改造,迎宾大道两侧景观绿化工程基本完成。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力开展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系列专项整治,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入选全省首批美丽县城试点县(市)。以重点镇街“拆违建、促转型”活动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完成旧住宅区、旧厂房、城中村改造429.1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307.3万平方米,创建“无违建镇乡(街道)”4个。强镇扩权深入推进,横店镇启动小城市培育新三年行动,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千祥镇晋级金华市级中心镇。
  
  美丽乡村深入实施。安排专项指标用于农村私人建房,完成农房改造16个村,面积11.4万平方米。以三条旅游精品线为重点,持续推进“四边三化”,完成公路绿化120余公里、赤膊房粉刷6.5万余平方米,引导景观作物种植4000多亩,培育精品村和秀美村30个、中心村10个,新建扩建生态墓地113处。启动湖溪镇、佐村镇的整镇垃圾分类处理。被评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扶贫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东永高速公路东阳段建成,37省道、40省道等改建工程顺利推进,南马至横店公路完成路基工程;城西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横店客运站建成投运,江北公交枢纽站和客运总站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大力实施“治堵保畅”,完成广福路等15条城区道路优化改造,望江大桥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主城区7条道路实施机动车单向行驶,1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新增停车场7个、停车位1217个。启动实施城区停车收费服务管理。完成省道、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6.3公里,病旧桥梁加固改造13座,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74.2公里。农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全省首座500千伏全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吴宁变和110千伏松岗变正式投运。4G网络建设全面推进。
  
  (四)治环境,三乡大地焕发新容
  
  “五水共治”成效明显。以周三护河日为载体,重拳出击清“三河”,大力开展城区“五溪一渠”整治等系列行动,消灭垃圾河80条,清运垃圾34.5万吨,治理黑臭河17条、70.7公里,建成浪坑溪、盘溪等“美丽河流”。加强污染源治理,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整治印染、造纸、电镀、化工企业82家,关停养猪场218家。完成城区截污纳管点改造284处;污水处理厂实行第三方运营,一期、二期完成提标改造,三期完成土建工程;江滨湿地公园投入运营;十大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度居金华第一。统筹实施防洪排涝工程,18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多措并举抓节水,取水许可审批和发证率达100%。东阳江、南江地表水水质持续转好,Ⅲ类水比例达83.3%,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年度考核优秀,荣获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大禹鼎。
  
  大气防治全面启动。开展治气十大专项行动,淘汰黄标车6300辆。启动实施中心城区和全市山林烟花爆竹全年“双禁”。横店热电脱硫脱硝重点减排项目建成投运。加强建设工程扬尘治理,开展烟尘专项执法检查,查处大气违法行为15起。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环境功能区规划启动编制。基本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森林东阳”扎实推进,完成平原绿化1万余亩,人工造林更新8千余亩,迹地更新2千余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2个、金华市森林村庄20个。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五)惠民生,社会建设全面加强
  
  社会保障不断改善。十大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民生类财政支出达37.5亿元,增长12.6%,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78%。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再就业37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7 %。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困难群众物价补贴等机制,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实施困境儿童救助试点,建立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制度,提高了救助比例和标准,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推行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创新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方式。新建成居家养老照料中心185家,新增养老机构床位418张。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创建省标准化学校41所,实施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设项目3个,有序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在市域内轮岗交流,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创建通过现场评估。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东阳二中迁建、开发区初中、三联小学、防军小学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和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考核名列金华第一。有效防控H7N9等重大传染病,代表浙江省高分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病房综合楼投入使用。单独两孩政策平稳有序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106.3,下降3.65个比值。体育馆项目主体结构基本完成,省级体育强镇(乡、街道)创建实现满堂红。农村文化大礼堂建设成效显著。卢宅保护利用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力度加大。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馆。老龄、妇幼、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开展“走基层、解矛盾”等活动。探索建立部门联合接访机制,成立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和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案件5461起,成功化解5449起。实施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在金华率先推行基层应急联勤联动机制,村应急广播建设进度过半。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年未发生重特大案件和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成功创建“平安东阳”,力夺“平安银鼎”荣誉称号。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扎实推进红木家具行业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小微企业安全托管、公共场所涉电事故防范等试点工作,加快交通消防安全基础建设和镇乡(街道)专职消防队建设,安全生产三项指标全面下降。
  
  (六)转作风,政府形象明显提升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目标,聚焦“四风”抓整改,实施政府公职人员效能问责77人次,政府执行力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37省道建设等一批重点难点工作有效落实。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及时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337件、政协提案377件。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拓宽“市民问政”平台,畅通网络问政渠道,政务透明度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下降30.9%,办公用房清理成效明显。积极支持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人民武装、双拥、人防、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台等工作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任务艰巨繁重,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来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东阳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要素保障和环境制约日趋紧张,生态治理任重道远;低收入群众增收途径有限,安全生产工作和民间非法集资等社会稳定问题面临新挑战;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少数干部改革意识、法治观念、担当精神有待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能否在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把握新机遇、努力开拓新思路上有所作为,对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决策部署,以实施四个“十大工程”为重点和抓手,抓改革增活力,抓转型调结构,抓提升创美丽,抓民生促和谐,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加快强市名城“两美”东阳建设。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
  
  (一)坚持改革引领,增强发展活力
  
  以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做好政府权力“减法”,换取社会活力“加法”。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建立健全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形成水电气、建设用地、信贷资金、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差别化定价机制,建立健全用地、用能、用水、排污权等要素指标交易制度。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调整改革,提高低效用地持有成本。探索工业用地出让方式改革,逐步建立工业用地按建设期、投产期和剩余年限使用期分阶段弹性管理机制。坚持“清理低效盘活存量”,完善低效企业清理处置长效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推行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实行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和“零地”项目不再审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放宽注册资本、经营场所等登记条件,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助推全民创业。继续削减行政许可事项,调整或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
  
  深化其他领域各项改革。完成文化、卫生和计生等政府部门机构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民间融资服务中心引导作用。推进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审批与监管的有效衔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统筹推进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生态建设等领域改革。完成公务用车改革。
  
  (二)强化项目支撑,夯实增长基础
  
  引导市场主体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信心,坚守实业,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双轮驱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
  
  全力招大引强。紧盯十大招商引资项目,完善招引机制,实行精准化、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对主导产业能起到“强链”和“补链”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引进内资37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31亿元,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
  
  扩大有效投资。坚持“总量控制、量入为出、保障经济、民生优先”,科学谋划和实施好政府性投资项目,加快37省道、40省道改建工程等续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客运总站、江北公交枢纽站等新建项目,做好甬金铁路、连接义乌疏港高速、39省道和22省道改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健康、体育产业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类重大投资项目。主动接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及早谋划“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
  
  完善园区配套。加快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广福东街东延,完善木雕产业园市政配套,推动长松岗功能区向西拓展,为承接大项目搭建好大平台。推进横店电子产业园区创建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进一步完善镇乡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画水上坞等9个老工业园区、吴宁等8个工业相对集中区块的改造提升。启动北江农垦场二期开发。
  
  强化要素保障。积极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多渠道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深入推进“四破”整治行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00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900亩。承接好省土地审批权限下放,加快报批供地速度。加快电网建设,建成投运110千伏野风变,续建110千伏防军变,开工建设110千伏金宅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力争新增贷款100亿元。积极防范和化解社会金融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三)推进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并重,大力推进“三清四改”,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两大新兴产业基地,做好省级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申报和建设工作,着力培育航空高技术产业;扎实推进巍山六怀工业功能区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培育五大优势制造产业,重点培育发展磁性电子、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木雕·红木家具、现代化建筑等产业。开展“走企连心精准服务”活动,着力优化发展环境。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健全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政府牵头攻关机制;启用科技孵化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50项。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完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实施40个重点新建、续建项目和50个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25个金华市级以上示范项目建设,创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级示范区。深化“三名”工程,培育亿元企业8家,新增规上企业60家以上,完成企业股改10家,争取上市(重组)3家、挂牌15家;新增浙江名牌产品2只以上、省著名商标4件以上,开发省级工业新产品45只以上;编制红木家具企业培育名录,继续开展行业整治规范提升。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引导建筑企业科学决策、强化管理,巩固房建业务,积极开拓公建和海外市场,发展建筑工业化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施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保持建筑业稳健发展。争创“鲁班奖”1只、省级优质工程40只、省级标化工地40个。
  
  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以开展省流通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促进商贸服务业与红木家具、影视旅游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市场集聚繁荣。加快木雕文化博览城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助推专业市场明晰定位、加快转型,使市场集群的业态更加丰富、商气更加集聚。培育发展会展经济。依托国际会展中心,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争取全年举办各类展会20场以上。举办第十届“东博会”、第七届休闲购物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筹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培育壮大六大电子商务集聚区。创建阿里巴巴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带、淘宝东阳农副产品特色馆。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00个。完善城乡消费环境。加快建设城区商业主中心和横店等三个商业副中心。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新三年行动,完成3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农贸城主体结顶,启动新石材市场建设,做好新商城建设前期工作。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鼓励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国际物流园、综合物流园建设。筹建国家木雕及红木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争取设立金华海关驻东阳办事机构。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外贸出口增长8%。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提升发展文化影视旅游业。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推动影视、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创新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支持重点企业上市,加大对影视剧精品创作和后期制作的扶持力度。推进影视与科技、资本、新媒体融合,促进各类要素在实验区集聚。完善内容服务全产业链,发挥电影电视剧审查中心、影视版权保护中心、影视文化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功能。继续办好横店影视节,打响“影都横莱坞”品牌。推进外景基地全域化、规范化发展。提速发展旅游业。打造影视文化游、木雕·红木家具游、明清古宅游、山水休闲游四大品牌。万花园春园建成开放。启动卢宅旅游服务中心和非遗馆建设。加快东白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推进横锦创作休闲小镇、东阳木雕小镇建设。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农耕文化等乡村旅游。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展省级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综合改革试点,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0个,完成粮食总产量14.2万吨、蔬菜总产量12万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大学生投身发展现代农业。创建省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培育家庭农场200家。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新增流转面积1.1万亩。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比重,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编制“国家级香榧生物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实施南江、横锦灌区节水配套改造37公里,改造农田渠道61公里,新增喷微灌面积1600亩。完成土地开发2900亩。完成2座小型水库、20座山塘的除险加固工程。加强粮食收购和科学储粮体系建设。完善农资连锁经营。做好防汛防台抗旱、防雷和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
  
  (四)注重城乡统筹,建设美丽县城
  
  抓住列入首批“浙江美丽县城”建设试点县(市)的机遇,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创精品城市提升城区品质。强化规划引领。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市域总体规划修编评审和环卫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排水排涝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重点区块的控规编制工作,争取在两年内实现城区控规全覆盖。集聚商业氛围。加快浙中奥特莱斯、银泰城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引进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打造红椿巷区域、世贸大道区域、总部中心区域等商务核心区。完善城建配套。推进“治堵保畅”,加快实施昌盛路、甘溪路、望江北路、八华北路等道路延伸工程和学士路等14条道路优化改造,建成望江大桥,完成南门广场改造,城西客运站投入使用;完善交通指挥系统综合平台建设。实现城区重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推进城市东扩。实施江滨南街东延,启动吴宁东路东延、振兴路东延二期、教授路等项目前期;继续抓好“东大门”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园林绿化。继续推进迎宾大道两侧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实施江滨景观带及周边亮化工程,打造城区两大“绿廊”;完成世纪公园、儿童公园、西山公园等提升改造,加快南山省级森林公园、猴塘城市文化公园建设。推进旧城改造。加快红椿巷区域重建步伐,建成吴宁西路地下人防工程;启动金泽巷区域、原公安局区域旧城改造前期工作;实施四联等“城中村”改造。实行精细管理。巩固创国卫成果,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创建省灭蚊先进城区;继续开展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重产业培育打造特色城镇。围绕万花园、梦上海、通用机场等大项目建设,高起点编制横店小城市总体规划,深化镇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发展主导产业,加快由中心镇向小城市跨越发展。完成南马、巍山等中心镇总体规划报批,争创“省城乡统筹现代商贸服务示范镇”。启动歌山、千祥、画水、虎鹿等镇总体规划修编,壮大渔具、箱包、红木、缝配等块状经济。引导东阳江、马宅、佐村、三单等乡镇发展生态经济、“飞地经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路网结构,实施22省道、37省道改造提升工程,建成南马至横店公路,改建南上湖至郭宅公路;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67公里。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新建80个港湾式停靠站。
  
  抓“四边三化”建设美丽乡村。安排农民建房指标400亩以上。完成农房连片改造2000户。做好农房集聚区建设前期工作。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金华市级示范村5个。启动136个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创建农村环卫示范乡镇3个以上、示范村50个。深化“四边三化”行动,开展后葛线、宁画线、东永线环境整治。推进“美丽田园”建设,种植景观作物1000亩以上。完成农民素质提升培训1.2万人次以上。
  
  (五)深化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举,争创“省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市”,打造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美丽东阳”。
  
  抓“五水共治”让水更清。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治水长效机制,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争取到年底,东阳江全流域基本达到Ⅳ类水质、南江全流域基本达到Ⅲ类水质。加快治污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公司三期建成投运,开工建设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及管网配套工程;实施城区“五溪”沿线的旧住宅小区截污纳管改造,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成3个镇乡工业功能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镇级污水管网30公里,集镇及周边村居污水处理率达到80%。探索推行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和河道保洁委托第三方运营。加大污染行业治理。完成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整治扫尾和涉汞行业整治,提升化工行业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抓好防洪、排涝、供水、节水工作。完成1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7个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区建设,创建省级“最美河流”1条,建成“清水河道”30公里;实施农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加强饮用水源保护,规范乡镇自来水厂运行,改善1.4万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完成市第二自来水厂主干管沿线60个村庄的自来水安装;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节水农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抓大气治理让天更蓝。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清洁能源、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控制、绿色出行、餐饮油烟整治、垃圾禁焚、烟花禁燃、干洗业废气整治、农业农村废气整治等十大专项行动,启动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完成黄标车淘汰和干洗业废气治理,PM2.5浓度比上年下降5%以上。
  
  抓生态建设让地更绿。完成平原绿化8600亩,实施森林抚育1万亩。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古树名木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执行中心城区和全市山林烟花爆竹“双禁”制度,稳步推进“双禁”扩面工作。建设生态绿道30公里,新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街道2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引导农药、化肥减量化使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废弃矿山治理20家,创建绿色矿山2家。积极推进生态墓地规范化建设,严格实行生态葬法。
  
  抓“三改一拆”让城乡更加有序。实施“城中村”改造60万平方米,完成旧住宅区改造50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40万平方米。加强耕地保护,深化“无违建县(市)”创建,重点整治“空心村”和非法“一户多宅”,严格控制环村道路、广场建设,创建“无违建乡镇(街道)”5个,其他镇街6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无违建”创建标准。
  
  (六)全力保障民生,增进百姓福祉
  
  统筹抓好十大民生实事工程和各项社会保障工作,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富民”行动,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功能。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制度,完善社会医疗救助政策。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开工建设394套公共租赁住房,完成55户残疾人安居工程。改造提升4家乡镇敬老院,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130家以上。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发展。健全完善价格调节基金,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标准化学校创建。完成东阳二中迁建主体工程,建成开发区初中,开工建设新横店高中,加快巍山二小、斯村小学建设,筹建国祥实验学校。深化教育云应用,探索开展集团化办学。完善中考招生制度。支持广厦建设学院、横店影视学院发展壮大,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基本药物种类,引导医疗机构提高基本药物用量比例。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诊疗、分级诊疗的就医新模式。建设市预约诊疗信息服务平台和临床检验中心。完成市人民医院人才公寓建设,做好市中医院迁建、江北综合医院建设前期工作。健全重大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创建“省卫生应急示范市”。重视教育、卫生等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市体育馆建设,开工建设市游泳馆。加大全民健身广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塑胶跑道改造,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闲时向社会开放。举办第二届农民健身运动会。加快文化馆、公共图书阅览网络建设,新建10家农村文化礼堂和1家市民文化礼堂,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对外开放。完成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认真破解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瓶颈问题,加快构建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平安东阳建设现代化水平。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公民信法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涉黑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侵财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防范民间非法集资的政策宣传和风险警示力度,加强涉企金融风险排摸处置工作。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共建“文明东阳”、“信义东阳”。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全面推行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托管,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争创“平安东阳”十连冠。
  
  继续加强人民武装、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应急管理、邮政通信、科普、市志档案和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七)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东阳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东阳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健全学法制度,引导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矛盾、问题。
  
  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重大决策出台之前充分听取和吸收民意,并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倒查追究机制。
  
  依法公正规范执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纠正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执法事项上网公开,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畅通行政复议渠道。落实执法责任制。
  
  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网、“8890”等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飞禽走兽老虎机力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决定,提高人大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
  
  切实转作风提效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重典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庸懒散”等问题,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反“四风”,筑牢反腐防线,大兴实干之风,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不懈怠。我们要锲而不舍抓工作落实,推广“一线工作法”,沉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去,直面困难,敢于担当,抢抓机遇马上干,时不我待现场干,同心汇聚合力干,靠实干干出实效,凭实效赢取公信。
  
  各位代表!“美丽东阳”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生活”的前景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在中共东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破难抓落实,为开创强市名城“两美”东阳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