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日前,横店一中教育集团、江北小学教育集团分别举行专题培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在横店一中,大数据挖掘工程师孙驰以一组数据首先说明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教师平均每周花8.3小时编写教案,作业批改占据日常工作时长的32%。“DeepSeek等AI平台正是为解决这些痛点应运而生。”孙驰说,这些AI技术具备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可覆盖备课、教学、评价等全流程场景。
随后,孙驰现场展示了如何通过DeepSeek快速生成教学设计。当AI在15秒内输出了包含情境导入、分层巩固练习、课后延伸资源等完整的教案框架,并可根据教师需求实时调整内容深度后,该校教师李婷惊叹道:“这个情景导入设计比传统方式更贴近学生生活,AI的创造力令人惊喜。”
针对作业批改场景,AI不仅能识别语法错误,还能对论述结构、观点创新性进行多维度评价,并提供个性化改进建议。“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优化上。”该校英语教研组长赵红梅说。
江北小学教育集团邀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璞进校,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赋能教学课堂改革”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案例。
王璞结合自身多年的AI教学和使用经验,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不同的AI软件进行材料的搜索与整合、文档的生成与修改、演示文稿的美化和制作,以及生成式教学场景的构建等具体应用。该校青年教师朱蕊说:“向AI提问竟然包含这么多学问。今后,我要学会有效提问,进一步用好AI技术。”
王璞还提到了AI技术在个性化作业评价和教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通过AI,教师不仅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为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
在互动环节,老师们积极参与,纷纷提出自己在AI技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大家见识了更多实用的AI工具和运用方法,并争取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们纷纷表示。
通讯员:徐婷婷 吕燕芬 夏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