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东阳两会专题 >> 提案议案
【两会最热词】一老一小|市政协委员、市银河艺校校长楼召青: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推动升级“幼有善育”
发布日期: 2025- 03- 31 09: 43 浏览次数: 来源:瑞成开发组

记者 杜超君

东阳是教育之乡,让小有所爱、小有所育,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对此,市政协委员、市银河艺校校长楼召青深有感触。她扎根教育一线20余年,深入多家学校和家庭调研,发现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照护是职场年轻父母的刚需。做好托育服务,对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一方面,增加托育供给。目前,我市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共有72家,全市共有托位4893个,每千人婴幼儿托位数4.48个,普惠托位数占比87.57%。另一方面,推行“3211”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例如,市妇幼保健院和美家托育园推出的“国医养国娃”,通过医育结合为孩子提供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振兴路地摊经济爱心托管班推出的“夜市+托育”,为在夜市开展经营活动的外来流动人员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不断增加的托位,让越来越多家庭受益。

楼召青表示,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幼有善育”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而面对群众从“有托育”到“托好育”的期待升级,亟须构建更精准、更普惠、更专业的现代化托育服务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她提出三方面突破路径:一是精准布局促均衡。重点在城乡接合部、产业集聚区等人口导入区域实施“普惠托育攻坚计划”,建立“规划—建设—运营”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嵌入式、移动式服务精准填补供需缺口。二是创新机制降成本。推行“公建民营+梯度补贴”混合供给模式,对社会力量运营的普惠性托位实施阶梯式奖补;对二孩、三孩家庭叠加托费减免优惠。三是专业引领强质量。联合卫健、教育部门创设托育人才“匠星工程”,打造涵盖准入标准、职级评定、继续教育的全周期培养体系;推行“双师型”队伍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结对机制,让专业照护力量直达“最后一公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