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最热词】一老一小|市人大代表、浙江飞翔线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蒋炫绮:构建三级防护体系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 ||||||||
|
||||||||
记者 王倩玫 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家庭关系及社会环境变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浙江飞翔线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蒋炫绮聚焦我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行为障碍等,呼吁构建“筛查—干预—普及”三级防护体系,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心理健康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个体终身发展。”蒋炫绮认为,应建立标准化筛查机制,以学校为主体,联合专业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涵盖情绪、行为、认知等多维度评估。筛查前,对教师和测评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确保评估过程科学规范;测评时,注重隐私保护,建立动态心理健康档案,将学生心理状态分为正常、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类别,实施分级管理。 “构建专业的心理干预机制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合作。”蒋炫绮认为,学校应配备专业心理教师,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日常表现,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活方面支持。同时,对疑似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转至医院诊断治疗;定期邀请医院专家到学校开展培训,提升学校心理工作者专业能力;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鼓励家长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配合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干预措施,共同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孩子识别和应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蒋炫绮建议,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编写专门的教材或教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利用校园传播的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以趣味性形式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基层社区也要与学校形成合力,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亲子活动等,扩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范围,营造全社会关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