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最热词】卫生健康|市政协委员、南马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曹新坚:完善乡村医疗网底建设 实现农村居民便捷就医 | ||||||||
|
||||||||
记者 张奥琳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如何让群众的健康生活更有“医”靠?在今年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南马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曹新坚给出了答案:要完善乡村医疗网底建设,打通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2024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1.1%,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5.4%。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老年人主要健康问题,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尤为突出。目前,这两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层医生的宣教,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随着我国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凸显,全面提升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迫在眉睫。”曹新坚表示,村级卫生室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村级卫生室建设,连续4年将新(改、扩)建规范化村级卫生室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累计完成建设57家。去年下半年,我市新建村级卫生室27家,提前实现千人以上行政村村级卫生室全覆盖。 “不过,村级卫生室仍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设备落后、人才短缺和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曹新坚表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群众的健康,也制约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对此,他建议,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促进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提档升级。同时,通过定向培养、定期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 如何解决低价药、救命药保障问题,让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曹新坚建议,在做好统一配备的基础上,注重辖区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建立区域内群众长期用药清单,为群众提供慢病配药、常见病诊疗、公共卫生等健康服务,并利用信息化智慧医疗,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此外,加大医保扶持力度,构建基本医保缴费财政补助标准逐年增长机制,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