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东阳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风采
【两会最热词】卫生健康|市政协委员、横店文荣医院院长陈志兴:规范人才培训体系 缓解老年照护压力
发布日期: 2025- 04- 01 10: 52 浏览次数: 来源:歌画东阳客户端

记者 张奥琳

“医疗陪护不仅为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和情感抚慰,还承担着部分医疗护理协助的任务,是传统医疗服务的有益补充。”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横店文荣医院院长陈志兴针对老年陪护行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陈志兴介绍,当前我国护工行业正面临双重矛盾: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激增,尤其对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迫切;另一方面,行业存在人才短缺与服务质量失衡的问题,表现为从业人员技能不足、职业标准模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

对此,陈志兴建议,医院应加快推进陪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工作。一方面,着力构建多元培训机制,联合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培训点,面向全社会开展针对性专题培训。同时,组建一支由大学老师、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和专业陪护人员构成的跨学科师资团队,搭建涵盖职业技能、医学常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课程的线上学习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建立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有效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提升护理质量与服务满意度。“在面向社会招生的培训中,为了减轻参与者的负担,建议培训时长不超过一个月。”陈志兴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给予相应的补贴,以提高社会参与积极性。

当前,很多人对陪护行业依然存在认知偏差,“低端劳动力”“脏活”等刻板印象让年轻人对该行业望而却步。同时,不少老年患者质疑陪护人员专业性,更倾向于家人照料。针对这一现象,陈志兴建议,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宣讲、媒体报道等多渠道加强宣传,增加公众对陪护行业的了解,提升职业认同。此外,设立“老年照护日”,通过举办公众开放活动普及专业照护理念,消除社会对陪护职业的认知误区。

“规范化培训是提升陪护行业水平的核心路径,需政府、医院、教育机构与社会多方协同。”陈志兴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为老龄化社会储备高素质护理人力资源,缓解家庭与社会照护压力,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专业、贴心的陪护服务,安度幸福晚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